您的位置: 首页校庆华彩附中记忆 → 正文
附中记忆

“附中人讲附中故事”系列 | 马亚卓《拳拳赤子心 殷殷附中情》

[日期:2024-04-17]     点击:[]次    

有一个地方,它是我美好青春记忆里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它是帮助我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爱的摇篮,它承载着我的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它记录着我的辉煌,见证我的成长,它就是我的母校,让我永远引以为傲的——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我是一个体育生,对于母校,我想我一直是有一种特殊感情在心底的,那不是简单的雁过留痕般的感情,而是一种足以让我铭记一生的珍贵的情分。我不知道人是不是应该相信命运,但我的人生却真的从2006年起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那些改变,多半是因为它,我的母校,和那些我最敬爱、最喜欢的老师。

131E7

2005年我初二,当时的学校党总支书记乌力吉破例提前特招我入校,第一次见面,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一幕至今都像是贴在心头的标签一样,从未改变。他五十多岁,身材虽不是魁梧却真正称得上是挺拔,走起路来腰板笔直,话虽不多但字字有力,目光坚定仿佛能看透人心,精神头像四十多岁但颜面却像六十岁,花白的头发和他那个年纪不该有的那么多皱纹,让我心生不少疑问。因为乌书记分管体育,所以入学后接触就多了起来,当我们的任课老师们还不太认识我们的时候,他已经能在新学期全校体育生大会上准确地叫出所有新生的名字,这让我心中有点得意,我头一次觉得在如此优秀的学校做个体育生感觉还不错。

乌书记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要求严格是出了名的,他说从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能看出这个人的人品,对我们体育生要求就更加严格了,但他也说对我们没有偏见,他相信每个孩子的品格都是好的,外表的另类只是为了追求暂时的时髦,偶尔会发生的打架只是因为练体育的孩子火气冲、脾气急,又加上原来没有被好好管束,但本质总是不坏的,越是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就越需要有长辈在各个方面督促约束,他能理解我们作为体育生的辛苦与无奈。听了这番话,我有点感动,或许我们在他的眼里就是希望吧,是他的希望,更是附中的希望。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作为一名体育生,训练是我们一天中干劲最足的时刻。乌书记也总会出现在我们训练的田径场或体育馆,有时是烈日炎炎,有时是寒风凛冽,有时是蒙蒙细雨,有时是沙尘漫天,他总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去看看大家,看看大家最近练得怎么样,谁的成绩提高了谁退步了,有没有人因疲劳而受伤,甚至和我们聊聊去年发的队服和跑鞋质量好坏等等。

记得那时我常常会对着逸夫楼远望,如果有个黑得最晚亮得最早的屋子,那一定是他的办公室。我时常能透过窗子看到他伏案工作学习的身影,他那比我们还积极向上又勤奋好学的精神,那做事一丝不苟的态度,让我佩服并终生难忘。

乌书记就是这样在一点一滴中关心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更激励着我们,我们也慢慢地被他所感染。记得那时候,我们不管是田径队还是篮球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不管教练是谁,大家都互相比着,比运动成绩,也比学习成绩,比在校的表现,即使嘴上从来不说,心里其实也都在暗中较劲,用老师们的话说就是如果不告诉他们谁是体育生别人是绝对看不出我们和大家的区别的,而且老师们也总是一视同仁地对待我们,那真是“不抛弃、不放弃”的充满干劲的时光啊。往后的三年,我身边的队友都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表现,我也一样,不管是训练、学习还是日常行为,我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不给母校丢脸。

146D5

除去训练,学习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的学科,我会不假思索地答:语文;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的老师,我会毫不犹豫地答:高一时教我语文的张志刚老师。

记得张老师是在开学第一天的早自习时来到班里和大家第一次见面的,我们全班一齐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把名字写在黑板上。从那天起,张老师教授我们的这短暂而又令人怀念的日子就正式开始了,我印象最深的有几件事,它们就像调味罐一样,真的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那是高一的第一次作文课,因为刚刚开学,军训结束不久后,张老师布置大家写一篇军训感想,在那节课上进行点评。当所有人的作文都已发到手,我的却没发时,我心想:难道是我的作文不合格?正在我心中敲鼓的时候,就听张老师说道“下面我念一篇咱们班同学写的作文,题目是《军训·成长·感悟》。”张老师站在讲台上一字一句,认真地念完了全文,之后还向全班展示这篇作文的书写。这一切都发生地太出乎我的意料,我激动又兴奋甚至还有点害羞,是因为那正是我的作文。在这人才云集的附中,我一个体育生竟能在一件大多数人都以为我不会擅长的事情上得到老师如此的肯定和鼓励,我的心情可想而知。说真的,这比我拿到全市冠军更能增加自信。不过那时我猜张老师并不知道我的身份,所以这份复杂的内心感受就那样随时间远去了。这之后我同大家一样,在平凡的日子里“享受”着由张老师带我们遨游语文世界的生活,好像那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直到有一天,我犯了一个让我现在回想起来都羞愧、后悔的错。记得那次课本上的一篇古文讲授完毕,张老师让大家把课后练习留作家庭作业,我没太把这点练习题当回事,完成了其它作业后就把这事抛到了九霄云外,结果第二天临下课张老师竟对全班进行了“突击检查”,我因那习题上的“留白”而被罚站。那次老师是真的生气了,因为我的“战友”并不止我一个,留下一句“把作业补齐来找我检查”后张老师就离开了教室。我真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带着这沉甸甸的“包袱”我匆忙吃了午饭,顾不得午休,急忙弥补了我的“欠账”,那天下午上课前,我冲到张老师办公室,鼓足勇气把补好的作业交到老师手里,并保证以后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了。我本以为张老师会狠狠说我几句,或者说我希望老师能狠狠骂我几句,但结果却并没有如我所想,看起来张老师已原谅了我。事情过去这么多年,直到现在我自己也成为了一个老师,才知道当时的错是多么不应该。我很感激张老师,感激他对我同其他人一样,没有因为我是没完成作业的体育生就放弃我,相反的是这之后张老师还经常给我机会表现自己。从那以后,我很认真地学语文,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更认真完成作业。张老师还会时不时叫我回答一些问题,我们和老师配合得也越来越默契了,我的成绩有了明显起色。就这样,一年的时间就像捧在手心的流沙,所剩无几。明知道高一13班这个大家庭就要分开了,心里真的十分不舍,那一段时间,我们私下里都在讨论分班后的情形。我也有所预感,分班后张老师不会再教我了。最后一节课,我直到现在也记忆犹新。可我记住的不是老师讲的哪道题,更忘了老师总结出的高考知识要点,而是张老师和我们告别时的一句话,他感慨时间过得竟是如此之快,好像昨天才刚刚带我们,而今天就要放开手。他说觉得对不起我们,因为工作太忙以至于曾经对我们的设想和答应我们的事情并没有完全实现,向我们全班表达了歉意,并深深地向大家鞠了一躬。这番话说完,全班同学都陷入了沉默,一时间静得仿佛能听到大家拼命回忆这一年里与张老师相处的往事时大脑高速运转的声音,我的眼泪在眼眶打转,我真想让时间倒流,好让我再认真听一次语文课,我保证课上绝对不走神,我保证绝对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我保证将老师的一字一句、一举一动、每个表情等等都记在心里,因为从这天起,我们再没有机会坐在教室里聆听张老师的教诲了。

幸运的是后来因为北京奥运会我又一次和张老师有了近距离接触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他特别允许我可以去请教他问题、聊天和分享所见所想,这为我紧张而又充满压力的高三生活增添了很多盼头,甚至在我每一次迷茫不知所措时帮我找到前进的方向,给我力量。2009年高考时我正常发挥,语文121分,总分在二本线以上,体育成绩近90分,如愿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成为一名免费师范生。我很感激张老师,如果没有他,我连自己能不能读大学都没把握,更别提今天的所有。直到现在,我依然和张老师保持着联系,像师生也像朋友。

在附中的三年,是我最幸福的时光。我记得高一时的班主任曹颖老师,是她给我们讲了自己在东北师大求学的故事,让我有了奋斗的目标;我记得我的地理王焕梅老师,她那一头飘逸顺滑的长发,那利落干脆的讲课风格,教给我们那么多天文地理知识还带我们领略了那么多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我记得我后来的班主任“海燕姐”赵海燕老师,她严肃又不失幽默的英语课堂上每个人都在偷偷进步,她坚强地拄着双拐进班重新点燃我们的斗志、陪伴我们走完最后一段高三时光;我记得我的历史老师王立新,他永远自称“王子”;我记得我的政治老师赵建平,私底下我们都叫他“建平哥”;我记得我的语文老师璋琳,她年轻活泼大家都喜欢;我记得我的数学老师王智娟,她温柔又甜美,像画里的古代佳人……

我仍然记得在校时附中第一次夺得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冠军,从此书写了七连冠的傲人成绩;我仍然记得自己身披附中队服,获得的一次次冠军和刷新的一个个校记录;我仍然记得在校住宿时我带领133宿舍成员进行每周一次的大扫除,那比桌面还要干净的地面,像豆腐块一样平整的被褥,码放整齐的书架,通透无比的玻璃,一尘不染的窗台。宿舍评比的黑板上,从没离开过优秀一栏的“133”;我仍然记得每年的广播操比赛,所有班级都自发组织练习,那整齐划一的动作、那铿锵有力的口号;我仍然记得课间操时的集合倒计时,张志刚老师那“做不好广播操就考不上好大学”的经典理论;我仍然记得全校师生在操场上齐声诵读经典,聆听经典背后的故事与哲理;我仍然记得升国旗唱国歌比赛;我仍然记得高考百日动员大会上老师们语重心长的教诲;我仍然记得照毕业照时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和那声发自肺腑的“谢谢老师!”

有人说,附中是“天堂”,因为这里自由自在,没人约束。可在我心里,母校也的确是“天堂”,因为这里充满了我们青春年少的梦和那纯洁美好的回忆,母校不仅给我们自由,更教会我们做人做事的准则;这里的老师要求严格却不苛刻,课上幽默风趣,课下温柔体贴,表面的严厉背后藏着的却是永远真诚对待学生、为学生甘愿付出的心。如今,母校有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也将迎来她六十五的生日,虽然只在母校度过了短短的三年时光,但我们身上毫无疑问深深刻上的是附中烙印,胸中永远装满了附中情怀,我们永远是附中人,不管走到哪里,我们都永远会守护她。

因为这里永远是我们的家!

19D6C

马亚卓,内蒙古师大附中2009届高三17班体育特长生,原校田径队主力运动员,我校女子1500米、3000米校记录保持者。高考成绩二本分数线以上(其中语文121分,英语110分)。后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09级公费师范生,体育教育硕士(在读)。现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体育教师,体育备课组长,校园十佳青年教师,校青年教师青研社社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