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校庆华彩附中记忆 → 正文
附中记忆

“附中人讲附中故事”系列 | 孙亦婷《始于意外,终于情深》

[日期:2024-09-16]     点击:[]次    


与附中相遇,始于中考时未遂心愿的意料之外。因此,于2017年悦耳蝉鸣和婆娑树影渐弱的夏末,我怀揣着对师大附中的一无所知、带着懵懂慌张的心情,跨进了附中校门。

如今,近两年的岁月在四季轮换中悄然而过,我早已记不清第一次迈进校门、走进班级时是怀着何等心情,也难以细数两年来在时光河流中沉淀下来的颗颗记忆珠玉,可我仍记得附中在我回忆中烙下的鲜明印痕:第一次住校、第一次接触到不同的蒙古族文化、第一次在初高中年级并有的校区上课……因附中大气包容的缘际,又因父母陪读初中尚未羽翼丰满,我许多第一次珍贵的体验,全都留在了附中这一方水土、这一方令我心醉神迷的校园。

2984B

附中新校门

真正落笔时最先想赞叹的,是附中立于繁华地段却不失一隅宁静的独特气派。与内大为伴、揽东巷作邻,乘校门外公交只需短短几站便可到达海亮广场、民族商场等灯红酒绿的中心商务区,可被尘世烟火气围绕的附中并未生出躁然之意,反而用它独具一格的包容和开放,渲染出这方天地里动静合宜的别样风致。你能够看到东巷里个性各异的大学生和身着干净校服的附中学子在同一家店点餐,鸡肉卷或奶茶的香气和着十丈红尘的喧嚷扑面而来;你也能够看到学生们三两聚在一起笑闹着从巷口走回学校,却在晚自习铃声敲响后安静沉稳地“一心只读圣贤书”。“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随时相融尘世,又能及时收心,心沉书海。正是这份附中自成一体的动静得宜,给予了附中学子们别样的风采。

29BF2

校园一角

塑造出独特气派的,是附中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与附中人弦歌不辍的育人爱心。初进附中,我便为蒙汉文化共存一校的现实而惊叹不已。后来我才渐渐明了,生活中多了一种文化的身影翩然,是为我们多开拓一方视野,多展开一片天地。清晨时,蒙古语授课部学生与汉语授课部学生在不分彼此的红色校服浪潮中涌入校门;中午在食堂排队打饭,耳边是蒙古语授课部同学兢兢业业维持纪律的喊声,天花板和四周的装饰是别具蒙古风情的蓝白色纹样;参加社团活动时,不知什么时候便会巧遇一位蒙古族社友,聊起天来时,彼此之间的不同并非分歧,恰是满足好奇心与进一步了解的契机。相识两年,我更为附中老师的能力、敬业与人格魅力而感动。怎能忘记,王霞老师说好四十分钟讲完,绝不多拖一秒的把控课时的高超能力;崔微微老师在试卷上又勾又画,将一张语文卷讲出五张卷效果的辛勤;单鸿雁老师凭借一张快嘴侃侃道来政治中逻辑表述的魅力;怎能忘记,闻波老师连夜操劳备课与班级的各项事宜,嗓音悄悄地变哑;张兰兰老师尽心尽力搜罗到备考复习的资料,在活动课与课间为同学们解疑释惑的用心;佘国庆老师年近花甲仍坚持站在讲台,鬓间早已生出难以遮掩的白发;怎能忘记,周瑶老师优雅步入教室,长裙一角扬起时带来的似香还醉的春风;生哥(张生老师)那些已成为经典梗的口误“渐(jie)近线”“2x2列联(lie)表”;樊东辉老师端庄立在讲台,不疾不徐的温柔声音恍若洒落整个课堂的春光……

9523

附中钟楼

明晰了菁华韶光的,是同学间珍贵的情谊。那是军训时经历共同日晒风吹而结下的“战友”情;在会操练习中不断纠正动作,互相磨合而产生的群体认同;同居一个宿舍,彼此之间半夜卧谈、互相照顾,久而久之形成的某种近似于“家人”的关系;也是在运动会时共同为班级加油喝彩而生出的意气风发;艺术节、朗诵比赛台上团体的默契配合;夜操出操时一个队伍整齐如一的踏步声响;还是课后补眠前一句“上课前叫我”的信任;是晚自习前班级里欢声笑语的融洽;是不好意思地去问题时得到的热情解答。它们融汇在方寸光阴中,一步一行地铸就三年同窗的灿烂青春。

与附中相遇、相识,是我青春年华里邂逅的曲径通幽处秀丽之美景,是支撑我未来旅途中稳步踏前的坚实基石。此刻,我看见她——六十五周年,薪火相传,立育人之本,换桃李芬芳;更期许她——继往开来,承诲人之心,当再创辉煌。

1091E

孙亦婷,女,汉族,2001年出生,爱好文学,喜欢读书。初中毕业于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为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级22班学生,班主任闻波老师。在校期间曾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省级三等奖,“语文报杯”作文竞赛省级一等奖,“中华之星”国学大赛全国三等奖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