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附中人讲附中故事”系列 | 徐佳兴《追忆附中》

[日期:2024-05-14]     点击:[]次    


今年是母校内蒙古师大附中成立65周年。虽然中学时代的情景已经成为近二十年前的往事,但我对老师和同学们的记忆却随着时光的冲刷而越加明晰。每每想起自己在附中读书,想起老师们的循循教导,亲切、想念、感恩之情油然而生。附中拥有着我中学时代点点滴滴的回忆,让我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孕育了我走向远方的梦想。每次过节回家,偶尔翻看中学时的日记,那些曾写下的稚嫩文字,承载着欢乐和难过的泪痕,那些落在日记本上的青春热泪依然未被岁月风干。抚今追昔,那些在附中留下的美好回忆就像是散落在沙滩上五光十色的贝壳,俯拾皆是。

21F2D

作者和刘映苏老师

说到母校,不能不提起中学时代对我影响最深的老师——刘映苏老师。她是我的高中英语老师,兼任班主任。上高中后的第一节英语课,她就告诉我们外语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可以带我们走进另一个世界。轻轻的一句话就唤起了我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让我学英语就感觉是在学魔法似的,充满了新奇和力量。

记得那时刘老师从美国进修完回国不久,浑身散发着西洋范儿。她标准的美式发音,洒脱的板书,以及中英文之间自由的转换,举手投足间都带动着我们学习英语的节奏。她喜欢让学生们做情景对话,让我们在模拟真实的场景中开展沟通,并对学生运用的词组、句型进行评判和教学。她还总鼓励我们进行大量的听和读,从而形成较好的语感。而恰恰是那时在课堂上形成的语感,为我日后学习乃至工作奠定了基础。

课间路过教师办公室,偶尔会看到刘老师埋头写教案,开卷悟理、阅卷深思,摸索教学轨迹。那一本本早已书页泛黄、或已书边起皱的教学书籍,搁置着她教学相长的历练。$

刘老师更是一名懂得因材施教的班主任,宽严相济。刘老师经常在班会中谈及她对我们学习情况的见解与观察,并赋予我们信念和理想。她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的风格,耳濡目染着我们,调整着我们观看世界的角度,也塑造了我们踏实求学的品格和与未来劈面相迎的豪气。在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在附中读书生涯中纵然迷惘,但不忘初衷,寻找独属于自己的空间,展现自己真实的颜色。

高中分文理班曾让我第一次面临人生选择的分岔路口,学文理的优劣之处我反复掂量了许多次,却没有勇气去请教各个老师。刘老师希望我弃理从文,她说老师们普遍觉得我更适合学文。我最终执意留在理科班,她还是任由了我自主地进行选择。

我是有幸的,我从附中的初中顺利考上了高中;我又是不幸的,我在高中患上了抑郁症。初中时期的我一帆风顺,然而自升入高中后,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以及青春期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的变化,都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回想起来这些其实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对于当时那个没有经历过风雨的我来讲,就好像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随之而来的是学习成绩不断下降。而刘老师始终是一视同仁,从未因我成绩不好而另眼相待。她还把我的座位从最后一排调整到前排,尽管我的成绩并没有起色。在一次谈心中,她无意中说道:“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特别低谷的时期,迟早而已。我对你有信心。平时不要有太大压力,开心就好。”我聆听着刘老师的鼓励,心底充满了力量。许多年之后,我考上了北大研究生,主攻国际关系,可我第一个要感谢的仍然是刘老师,感谢她当年的宽容,和给予我逆转未来的勇气。

在附中,我度过了人生中非常难忘的六年时光: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曾留下我们的书声琅琅和奋笔疾书;运动场上曾留下我们的矫健身姿和拼搏呐喊。校园里散落着我们的青春印迹,洋溢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每一个角落,都珍藏着彼此追逐的身影,弥漫着亦真亦幻的梦想。在附中,有许多或感人、或美好、或哀伤的印记,班主任和同学们是这段记忆最美妙的注解和成长的见证。而那些关于附中的美好回忆,都渗透在我的灵魂里,写在我的脑海里,画进天边的彩霞中。

3E7D

徐佳兴,北京大学法学硕士,1997年9月至2003年7月就读于内蒙古师大附中。先后供职于:北京帆之都国际学校,担任雅思英语主讲教师;北京门头沟区投资促进局,负责长安街西延线大型投资项目推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负责欧盟项目外宾来访和出访材料的审核及签报材料起草、工作对接与文件起草,管理院英文网站,负责外刊翻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