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教学科研教学动态 → 正文
教学动态

“附中人讲附中故事”系列 | 申庆泰,刘世艳,申坤《我们仨的附中故事(一)》

[日期:2023-12-11]     点击:[]次    


我和我的父母都毕业于内蒙古师大附中,我高中毕业后在上海读书工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虽然我们在附中有不同的经历,但是对那段青春时光的怀念却是相同的。谨以此文,献给母校,献给那些年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

4AFE2

作者一家人

父亲记忆中的中学时代

1968年,正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我被分到了师院附中,准确地说那时叫呼和浩特第16中学。再补充一点,那个年代小学升初中是不用考试入学的,所以说是分配到附中的。

我所在的班级是一连四排,一听这个称呼就不像个学习的地方。现在回想起来,初中三年印象最深的是:脱土坯、烧砖、挖防空洞、密密板(初中时的附中农场,位于呼市南边沙尔沁乡)种土豆、收麦子、挖大渠。

除此之外课也是上过一些的,记得发过两本书,一本叫《工业基础》,相当于物理课本。一本叫《农业基础》,相当于化学课本。这些课程是哪位老师讲的,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是我们那个年代的附中同学,即使是现在,说起学校农场的李克来老师是无人不知的。那时候,每个班都要轮流到学校农场劳动,李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同学们的饮食起居关怀备至的作风,每个同学都是见证过的。那是一种在同吃、同住、同劳动中结成的师生情谊。

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堂课,是一堂语文课。记忆最深的原因是课讲得很有特色,而且讲课的老师也与众不同。那天可能是给我们代课的老师有事不能来上课了,上课铃声刚落,进来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师,有认识的同学小声说他是马耳(这里略去老师二字),同学们顿时交头接耳起来。

马老师微笑着瞅着大家,说明了临时代课的原因后,轻声道:大家说我们今天讲什么呢?那个年代的课是时上时不上的,又没有课本,所以他征求同学们的意见。沉静片刻后,马老师缓缓地说,我们学习毛主席的《浪淘沙·北戴河》吧。“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那节课让我第一次知道了海边有个地方叫秦皇岛,曹操去过那个地方。之后每次到秦皇岛、北戴河,耳边都会响起“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抑扬顿挫的朗读声…… 眼前浮现出一个慈祥的老头——马耳老师。

我们较为正规地上课应该是高中之后的事了。初中毕业后大部分同学都去太平庄一带下乡了,我们不满16周岁的可选择继续上高中,我被分在高一三排,后来又更名为十年级三班。这个班级的名称今天看来也还是有点怪异,但隐隐觉得越来越有点属于学校的味道了。我们碰上了一批视“传道、授业、解惑”为使命的好老师:广文老师、赵毓英老师、佟靖仁老师、刘景章老师等等。语文从拼音开始补,数学从一元二次方程开始学,化学从氢二氧一开始讲,外语从字母开始记…… 我们像一群从沙漠里走出来的驼羔,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母乳。

两年的高中生活很快就过去了。当然这期间还有苏木沁(高中时的附中农场,位于呼市东边榆林乡)挖窑洞、种南瓜、起土豆、主巷道挖泥、搬砖、抬石头。然后就带着学到的那点可怜的知识,被命名为“知识青年”,各自奔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去了。

正是凭借高中两年学到的那点知识,我有幸在恢复高考后,搭上了通往大学的末班车。

9A11

申庆泰,1968年至1973年就读于内蒙古师院附中,初中一连四排,高中十年级三班。1973年上山下乡,1976年在内蒙古111地质队工作,1979年考入内蒙古工业大学,毕业后在内蒙古农业大学任教。2015年退休,退休前为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Baidu
map